如何理解焦慮癥 焦慮是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(tài),比如快考試了,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復習好,就會緊張擔心,這就是焦慮。這時,通常會抓緊時間復習應考,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。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,也稱為生理性焦慮。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,或者持續(xù)時間過長時,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,稱為焦慮癥狀,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,就會診斷為焦慮癥(也稱為焦慮障礙)。
焦慮癥原因尚不明確,但與下列因素相關
為什么會得焦慮癥呢?目前病因尚不明確。研究表明,焦慮癥與遺傳因素、個性特點、不良事件、應激因素、軀體疾病等均有關系,這些因素會導致機體神經(jīng)-內(nèi)分泌系統(tǒng)出現(xiàn)紊亂,神經(jīng)遞質(zhì)失衡,從而造成焦慮等癥狀的出現(xiàn)。焦慮癥患者往往會有5-HT(5-羥色胺),NE(去甲腎上腺素)等多種神經(jīng)元的失衡,而抗焦慮藥可使失衡的神經(jīng)元趨向正常,從而使焦慮癥狀消失,情緒恢復正常。
焦慮癥多發(fā)人群
焦慮癥可以說是人群中常見的情緒障礙了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的研究表明,人群中焦慮癥的終身患病率為13.6%-28.8%,90%的焦慮癥患者在35歲以前發(fā)病,女性往往多于男性。我國缺乏全國性的焦慮癥調(diào)查資料,河北、浙江等幾個省的調(diào)查顯示:焦慮癥的患病率在5%-7%,據(jù)此估計全國約有5千萬以上的焦慮癥患者。
關注焦慮癥癥狀 對癥治療是關鍵
焦慮癥就是以焦慮癥狀為主要臨床相的情緒障礙,往往包含兩組癥狀:
1、情緒癥狀:患者感覺自己處于一種緊張不安、提心吊膽,恐懼、害怕、憂慮的內(nèi)心體驗中。緊張害怕什么呢?有些人可能會明確說出害怕的對象,也有些人可能說不清楚害怕什么,但就是覺得害怕;
2、軀體癥狀:患者緊張的同時往往會伴有自主神經(jīng)功能亢進的表現(xiàn),像心慌、氣短、口干、出汗、顫抖、面色潮紅等,有時還會有瀕死感,心里面難受極了,覺得自己就要死掉了,嚴重時還會有失控感。
如何理解焦慮癥 溫馨提示:目前我國焦慮癥治療情況并不理想,由于大家普遍缺乏包括焦慮癥在內(nèi)的精神衛(wèi)生常識,因此絕大多數(shù)焦慮癥患者都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研究表明:中國只有6.1%的焦慮癥患者得到了正確的治療,而美國的治療率是42%。